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_同城空降全国可飞_全国空降同城微信

创新发布

补足短板 提升中国经济“木桶容量”

  • 时间:2018-08-03
  • 来源:经济日报

  补短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为提高我国经济的“木桶容量”,国家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打出了补短板组合拳,围绕民生短板、产业短板、基础设施短板等方面发力,政策效应不断显现——

  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板,经济社会发展亦是如此。如果把“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看作结构性改革的四则运算,“三去一降”都是从“减法”入手,唯有补短板承担着“加法”重任。补不足、增动力,既可短期见效,更有长期效能,是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点。

  为提高我国经济的“木桶容量”,国家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打出了补短板的组合拳,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围绕民生短板、产业短板、基础设施短板等方面强根基,清障碍,不断加快提升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创新支撑、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支撑能力。政策效应日渐显现,经济发展更有底气。

  补贫困短板

  夯实发展后劲

  “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过去5年,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3.1%。国家全面推开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中央财政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各地鼓励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支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然而,贫困人口还有3000多万,这是难啃的硬骨头。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发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认为,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复杂,一些致贫因素短时间内较难消除;一部分特殊类型的贫困人口,要按照现行标准脱贫还有相当的难度,必须采取超常规手段精准帮扶。要创新扶贫协作机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提高扶贫质量,确保脱贫经得起历史检验。

  今年5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3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今后的脱贫攻坚战作出总体部署。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导向,目前各项扶贫行动正大力推进。在江西定南县,以返乡创业引领就业扶贫,创建扶贫车间156家,吸纳就业1108人,兑现场地租金、水电费、岗位补贴320万元;在甘肃临夏州,924个行政村派驻帮扶工作队,所有深度贫困村都选配了第一书记;在西藏昌都,1.1万多名困难群众正在易地扶贫搬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业内认为,这是连续三年定下全年减贫1000万以上目标。在脱贫攻坚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1000万的年度减贫目标相比前两年含金量更高。

  补产业短板

  强化人才支撑

  长期以来,我国既面临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又面临产业创新能力偏弱、人才支撑能力不足的短板。信息软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虽增势强劲,但尚不足以抵消传统产业的放缓。“大路货”农产品供给充足,但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不足。无论是对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产业领域,培育发展新产业,都要求加快创新步伐和人才支撑。

  企业技术设备落后、高素质人才不足、软硬基础设施落后等,成为强化经济增长新动能的短板。工信部今年将组织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制定发布2018年重大短板装备项目指南,启动编制重大短板装备创新发展指导目录。把提升智能制造供给能力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加快突破智能制造核心装备及工业软件系统,特别是尽快补齐关键短板装备、基础零部件、系统软件等“卡脖子”问题。

  独行者步疾,结伴者方能行远。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可谓“短板中的短板”。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长期滞后,农业资源要素绷得很紧,农业生产面临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两大挑战。针对短板,我国正以调减玉米为主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减生猪、提奶业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以减量增收、绿色发展为主推进渔业结构调整。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累计调减5000万亩以上,轮作休耕试点扩大到3000万亩,生猪落后产能累计淘汰3400万头。

  从“人口”到“人才”,一字之差,大有不同。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产业培育,拉伸动能短板,根本要靠创新驱动,离不开人才。当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时,必须着力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大幅增加中高端人才比例,转变过去依靠“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今年以来,“送户口”“送房补”……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纷纷向高校毕业生抛出橄榄枝,不少一线城市也乘势出手,加入到人才争夺战中。

  补设施环境短板

  增进人民福祉

  据统计,我国人均公共产品拥有水平、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仅为西欧三分之一,基础设施的短板显而易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补短板很大程度上要靠基础设施建设,基建投资是投资的“稳定器”。要通过补短板保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增长的势头,从而带动整体投资回稳。

  一些基础设施“短板”正在改变。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和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软硬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健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编制3年滚动投资计划,形成“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标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的循环机制。各地把补防涝短板与建设海绵城市相结合,与修复生态结合,努力形成沟河湖泊、湿地与地下水道联网贯通的格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近年来,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大,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但生态环境仍是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今年以来,抓住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突出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生态环境部今年全面启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等七大专项行动。

  补短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凡此种种,都是补短板的着力点所在,也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