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显示产业
-
日本发布第三代OLED材料 计划2022年商用
12月23日讯,日本再一次抢先韩国公布了新一代OLED材料,据韩媒报道指出,日本企业出光兴产、东丽在近期发表了第三代热活化延迟萤光材料(TADF),并计划在2022年将其商用化。这次发布动作中,与韩国同业者比拼的意味也相当浓厚,因为三星显示和LG显示也在研发相关技术。业界评价,使用TADF原料制造的OLED显示器,就能克服OLED发光效率差、寿命短的弱点。
总第0402期 2019.12.24
12月23日讯,日本再一次抢先韩国公布了新一代OLED材料,据韩媒报道指出,日本企业出光兴产、东丽在近期发表了第三代热活化延迟萤光材料(TADF),并计划在2022年将其商用化。这次发布动作中,与韩国同业者比拼的意味也相当浓厚,因为三星显示和LG显示也在研发相关技术。业界评价,使用TADF原料制造的OLED显示器,就能克服OLED发光效率差、寿命短的弱点。
12月23日讯,SEMI公布最新出货报告显示,2019年11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金额21.2亿美元,创近15个月新高。主要原因为晶圆代工业者增加先进制程设备投资,且存储器库存恢复较健康水位,业者逐步恢复投资动能,这股增长趋势反映了第4季整体市场的强劲回温态势。
12月23日讯,日本经济产业省20日部分放宽了三种半导体材料对韩出口管制。关于涂覆在基板上的感光剂光刻胶,日本针对特定企业间的交易调整了运用:能够获得许可的期限从目前的原则上半年延至最长三年。对日本出口企业而言,此举有利于减少事务手续。这是日本7月宣布加强对韩出口管制以来首次调整运用。此举可能是为定于24日举行的日韩首脑会谈营造氛围。
12月23日讯,截至目前(12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要求召回33281辆新能源汽车,涉及企业有特斯拉、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宝马(中国)、奇瑞汽车、郑州宇通客车、南京金龙客车、哈尔滨通联客车等9家车企,据电池中国网统计,因动力电池问题而召回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有6217辆,占今年新能源汽车总召回量的18.68%。
12月23日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传感器解决方案供应商艾迈斯半导体推出NanoVision和NanoBerry两款评估套件,为工程师开发基于艾迈斯半导体NanEyeC微型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系统提供更加完善的平台。该套件将于2020年第1季度向客户供货。
12月23日讯,由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安全技术组编制的《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白皮书》发布,将为智慧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们提供系统化参考,对于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采取相关的技术、管理和运营措施,具有指导意义。《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白皮书》描绘了基于云、管、边、端的智慧城市安全架构,通过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运营三个角度,全面统筹考虑智慧城市中遇见的安全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思路。
12月23日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宽带资费水平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我国移动通信月户均支出为47.3元,同比下降9.5%;固定宽带月户均支出为35.8元,同比下降12%。与国际对比,2019年第三季度,我国移动通信资费在全球处于偏低水平,移动通信用户月均支出在全部240个国家和地区中按价格由低至高排名第86位,低于全球13.75美元的平均水平,远低于日本(53.74美元)、美国(54.52美元)等发达国家。
12月23日讯,2020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继续推进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推进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
12月23日讯,2019年iREX(日本国际机器人展)落下帷幕,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机器人展会。在全球最高水平面前,中国机器人的创新机会在哪里?中国在工业和服务机器人领域,尚无能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中国做硬件替代的厂家,出路有两条:找准细分市场做进口替代,先做中低端,占住价格优势;做部分细分场景的定制化服务,一打案例、二磨产品、三回现金。AI是场内唯一中国企业不明显落于下风的细分领域。
2020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工信部表示,2020年要着眼融合发展,拓展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继续推进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推进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
12月23日讯,今年1至11月,我国发明专利申请123.8万件,发明专利授权41.7万件;截至11月底,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2件,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2件的目标。今年1至11月,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占比达64.7%,显示出更加强劲的创新创造活力;职务发明占比达到91.4%,专利申请由数量增长转向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新阶段;国外在华发明专利申请超过14万件,继续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