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_同城空降全国可飞_全国空降同城微信

行业资讯

加速!科技创新中心

  • 时间:2020-01-16
  • 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月4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9》。在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排行榜中,北京位列第一,强势领跑。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71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29.7%。

……

累累硕果,因何成就?

“科创30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一系列“重磅”政策,疏通创新“堵点”,理顺创新链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

赋权激励,抢占科研制高点

2019年10月,市政府印发实施《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科创30条”)。其中明确推动下放选人用人、项目经费使用、科研机构管理运行、科技成果转化授权“四大自主权”,激发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创新动力,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脑科学中心、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赋予研究者充分自由,支持他们大胆开拓研究领域,以打破既有条块分割,集中高效地配置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一年来,这些新型机构发展提速,已初步实现运行机制灵活、研发活动自主、创新要素集成,支撑北京在基础前沿领域抢占制高点。

量子院实验台架上,安装着一个高约1米,直径约0.5米的金属圆筒。“这里分别有一个10比特和20比特的量子芯片。为了保障其专心工作,圆筒里的环境温度是零下273.14℃,比宇宙的温度下限,也就是绝对零度,仅仅高了0.01℃。”量子院实验团队有关负责人金贻荣说,量子计算具有超强的并行计算能力,“如果传统的计算机查找方式是一次翻一本字典,量子计算机可以一次翻阅多本字典,计算效率将极大提升。”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曾经是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每秒钟峰值运算能力超过10亿亿次。而60比特的量子计算机,配合科学的算法,其计算能力将令“神威·太湖之光”望尘莫及。

这种超算能力会给未来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金贻荣说,研究分子动力学是靶向药物等科研领域的必经之路,但因为难以精确计算,药物研发时间动辄10年以上,费用动辄以十亿计,如果未来量子计算投入使用,所需的时间、费用都可能大幅下降,这将有助于攻克疾病。中科院的量子专家表示,由于超强的计算能力,未来一枚小芯片即可带来无比强大的功能,“一个如现在大型计算机那样强大的智能助手可能‘化身’为一部手机,陪伴左右。”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薛其坤说,2019年量子院完成整体研究方向布局,最关键的量子器件加工所需的微加工设备已经到位。2020年,量子院将重点聚焦量子计算与通信,“应该说我们已经准备好起飞。”

不仅仅是量子院。2019年,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围绕“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智能体系架构与芯片”“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先后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团队。北京脑科学中心,10400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经启用,包含12个独立实验室以及8个辅助技术中心,二期工程也已经启动。

引入“国字号”,医院变科创中心

从毗邻天坛,到南四环畔,天坛医院增加的不仅仅是面积、硬件设施。这家市属三甲医院,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在从医疗中心向以神经科学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每天,天坛医院里除了熙熙攘攘的患者和兢兢业业的医护人员,实验室、影像中心里,还有忙碌的科研人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就位于天坛医院,科研人员借助超级计算中心、7T核磁共振仪,不懈寻找着攻克疾病的新方法。

“利用新技术造福患者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中心副主任王拥军说。

王拥军也是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2008年前后,天坛医院临床医生发现,一些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患者初期症状轻微,很容易逃脱“监控”。但其病情进展很快,常常一周左右就会复发,再返回医院治疗时往往已经非常棘手,甚至出现残疾或死亡。“如果我们能早发现早治疗,他们的命运或许就将被改写。”王拥军说,从那时起,他和团队一起开始“CHANCE”研究。

研究中,团队利用大数据精准筛选卒中适应症,联合运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药物,优化用药量和用药时机,反复试验,最终取得成功。从2009年到2012年,团队在全国114家医院对5170位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结果发现,通过该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加重风险大幅下降了32%。

基于此项研究写成的论文发表后,欧美国家将该治疗方案列入“脑血管病临床指南”,供全球医疗机构参考。2019年11月,该治疗方案又被美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管理指南(2019更新版)》进一步提升为“***证据”,作为最高级别证据向全球推荐。这个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研发的治疗方案成为全球治疗轻型卒中的“金标准”。

王拥军和同事们的脚步,并未停止。“作为北京市属医院,我们要积极服务北京科创中心建设,力争将自主研发的介入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诊断系统等一批成果在北京落地。”王拥军说。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只是落户北京的众多科技创新基地之一。市科委介绍,北京积极争取并支持各类科技创新基地落户。截至目前,北京已经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3家、国家研究中心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2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6家。

长久支持,静待花开

今年1月1日,通过国家谈判,治疗肾性贫血的新药“罗沙司他”,进入我国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这款新药就诞生在北京,而且领先全球获批上市。

“罗沙司他”的研制方珐博进(中国)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当初进入中国时,珐博进也曾考虑在其他城市落地,但经过反复考察,最终落户北京。“新药研发需要非常长的周期,北京市、区各级部门一直支持我们放长眼光,耐心研发,给予我们人财物等各类支持,持之以恒,终有所获。”该公司执行总裁钟黎蕴华说。

支持,的确长久。

2010年到2018年。“罗沙司他”在北京协和医院、北大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30多家国内医院开展针对肾性贫血治疗的大量临床试验,效果非常明显。

硕果,就此结出。2018年12月17日,“罗沙司他”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全球首发。

穿上连体工作衣,戴上封闭式帽子和乳胶手套,经过最严格的消毒程序后,才能走进生产“罗沙司他”的高度洁净生产车间。生产部门负责人表示,原料药来到这里后,先要通过取样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车间,分别进行配料、造粒、干燥、混合等生产程序,最终装入胶囊,完成铝板和纸盒的包装后出厂。“我们的产能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该负责人说。

“罗沙司他”能够通过模拟人体对低氧环境的生理反应,促使红细胞加快生产,提高细胞氧气输送能力,从而改善贫血症状。“通俗地说,它不是通过外界输血,而是打开了我们人体自身的一道‘造血阀门’。”钟黎蕴华说。

“罗沙司他”对透析病人的有效率超过了90%,安全性良好,以口服方式代替传统的注射输血,可大大减轻患者治疗痛苦,节省往返医院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目前我们还在做其他疾病应用的临床试验,未来有望应用到肿瘤等原因导致贫血的治疗上,服务更多患者。”钟黎蕴华说。

“罗沙司他”,只是北京“长久支持”结出的硕果之一。去年以来,北京加快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10+3”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落地,实施《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政策筑巢,“孵化”颗颗硕果。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有334家,拥有亿元品种100余个。

人才至上,顶级专家上讲台

谷歌大脑用1.6万个CPU(中央处理器)核心跑了接近一周,反复训练才能识别猫的脸,但人类只需要瞄上一眼,就能认出来。我国智能芯片领域的顶尖专家,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陈云霁坚信,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人才是重要推动力。

陈云霁14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习,24岁获得博士学位,25岁成为8核龙芯3号主架构师,29岁晋升为研究员。他与主攻算法的弟弟陈天石,做智能算法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研制了国际上首个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芯片——“寒武纪”。

成就等身,陈云霁很清醒,“我只是一位青年科学工作者,取得的成果也得益于国家、北京市和中国科学院对青年科研人员的鼓励和支持。”

此言并非“客套”。十几年前,陈云霁博士毕业参加工作时,一年的收入也就10万元上下,远不够在北京成家立业,“不少青年科研人员,为了养家糊口,只能选择做一些短期见效快的研究项目,于是原创基础性研究就弱化了。”陈云霁说,“现在好了,科研人员待遇明显提升,科研更加自由。”

近年来,北京对科研人才支持力度显著加大。陈云霁是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体系架构与芯片领域”的首席科学家,“研究院聚集了一批高水平学者,可以自由开展学术研究,不预设目标,北京市政府提供了相当丰厚的经费和薪酬支持,我们不用为‘五斗米’折腰。”

陈云霁还投身智能芯片领域后备人才的培养。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率先开设“智能计算系统”课程。“我国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但主要集中在算法、应用等上层领域,系统、芯片等底层领域的研发已经成为短板,如此下去,我国智能产业后劲不足,发展肯定会受到影响。”陈云霁说,现在这门课已经覆盖到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十几所高校,陈云霁每周都会走上讲台,为科技育才。

陈云霁的同伴,还有很多。过去一年,北京下大力气提升创新发展环境,优化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加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实施“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为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科研“第一桶金”,支持其立足基础研究科学前沿,冲击学术第一梯队。

2020年,科创中心再加速

市科委介绍,2020年北京将统筹谋划推进“十四五”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年度工作方案推进实施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

聚焦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快推进“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高标准推动“三城一区”规划落地,“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升级”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科学+城”。同时,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等同步建设,抓好各项重点任务和项目的落地,做足“城”的文章,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增强人才、企业、资本等创新要素的粘性。

此外,加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支持力度,推动产生一批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全球领先的颠覆性技术;创新科研组织机制,支持良乡、沙河两个科教新城新型研发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制定实施《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配套政策,全力落实“科创30条”;持续打造创新生态环境;大力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聚焦高精尖产业细分领域深耕厚植,扎实推进重点项目落地;统筹推进应用场景建设,更好支撑城市与社会发展。

北京还将持续强化开放创新合作,以京津冀协同创新为引领,继续抓好“一核两翼”联动发展。加快“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落地实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