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显示产业
-
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今年预计将增9%
4月13日消息,调研机构Omdia发布最新预测,尽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将使2020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现两位数下降,但是全球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预计将增长9%。由于疫情对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造成双重打击,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在2020年下降13%,但是今年智能手机中使用的AMOLED面板出货量将从2019年的4.71亿片激增至5.13亿片,这表明今年AMOLED面板的渗透率急剧上升。
总第0473期 2020.04.14
4月13日消息,调研机构Omdia发布最新预测,尽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将使2020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现两位数下降,但是全球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预计将增长9%。由于疫情对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造成双重打击,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在2020年下降13%,但是今年智能手机中使用的AMOLED面板出货量将从2019年的4.71亿片激增至5.13亿片,这表明今年AMOLED面板的渗透率急剧上升。
4月13日讯,近日,埃眸科技与常熟高新区正式签署项目协议,打造纳米压印光刻机生产线。据常熟国家高新区官方消息,埃眸科技纳米光刻机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主要业务方向为纳米压印光刻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运营。纳米压印光刻技术可以量产复杂的3D纳米结构,用于制造光通信芯片和消费级AR/MR智能眼镜光学镜片,是满足5G光通信、AR/MR行业的基础核心技术。
4月13日讯,外媒报道称,美国锂电池公司Enovix宣布获得4500万美元的融资,用于生产和商业化其“3D硅锂电池”。该电池采用100%硅负极,可显著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并保持高循环寿命,可以实现能量密度大于340Wh/kg,成本等于或低于当前行业预测。Enovix希望在5年内为电动汽车市场提供动力产品。
4月13日讯,近日,中国生物识别科技创新产业联盟正式升级为中国生物识别与计算机视觉科技创新产业联盟。在本次更名后,对于生物识别行业快速成为数字化时代创新领军行业将有重大意义。当生物识别与计算机视觉融合后把生物识别从一个单纯的身份认证产业,与智慧商业,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警务,智慧城市各个场景应用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人与物”在时空两大轴线上数字化语义的新时代。
4月13日讯,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方案》提出到2022年年末,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方案》将聚焦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远程办公、在线金融、在线文娱、在线展览展示、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新型移动出行、在线教育、在线研发设计、在线医疗等12个重点发展领域,开展全方位布局。
4月13日,以“天府文创 锦绣云上”为主题的2020成都市新引进重大文创项目集中签约暨“文创通同舟行动”首批放款仪式在成都举行。在“云签约”环节,2020成都市新引进重大文创项目集中签约,20余家文创企业共达成166.51亿元签约金额。目前,成都共有各类数字文创相关企业1000多家,年产值上亿元企业达百余家。仅在2019年,成都新增文创街区88条、文创小镇17个、文创空间661个,并组建中西部首个文创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4月13日讯,山西省通信管理局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加快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商用新闻发布会。山西省通信管理局局长武晋指出:截至3月底,山西省累计建设5G基站3800座,11个市热点区域、重要场景率先完成5G覆盖;下一步将加快5G基础网络建设,2020年新建5G基站13000座,确保年底实现社区市中心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和商用;加快推动各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社会公共资源免费开放清单,为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铁塔公司建设5G基站等信息通信网络免费开放公共资源。
4月13日讯,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可以廉价、快速进行3D打印柔性机器人的方法,且无需使用外来设备。据介绍,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柔性的薄聚碳酸酯板上打印“柔性骨架”或3D打印的刚性材料。每个柔性骨架组件大约需要10分钟的打印时间,一个完全组装好的机器人应该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单个零件的价格不到1美元,而传感器和电池可能是最昂贵的零件。
4月13日消息,天眼查发布全国投融资大数据:截至4月1日,全国共有804件融资事件,同比下降62.79%。在整体偏低迷的形势下,却有一个行业收获了最多的融资事件,即与疫情、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医疗健康行业。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医疗健康行业2020年的融资事件达250件。其中,股权融资数量最多,有117件。从轮次来看,则B轮融资最多。
4月13日讯,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日前下发文件,同意中国(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为第一批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地方分中心。全国首批共设立10家,浙江省获批2家,数量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