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_同城空降全国可飞_全国空降同城微信

行业资讯

乳腺癌治疗方式不断创新 AI诊断和患者教育引发热议

  • 时间:2020-08-10
  • 来源:ofweek医疗科技

在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在过去10年中逐渐升高,每年新增约17万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每年因乳腺癌死亡的病例数约为4.5万。到2021年,预计乳腺癌发病率将增加到每10万女性中超过100例。乳腺癌平均诊断年龄为45~55岁,第2个发病高峰出现在70~74岁。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生育模式,例如从未生育、初产年龄推迟、绝经晚,以及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例如饮食结构西化、肥胖等等。

在由高瓴、Mayo Clinic、惠每医疗集团联合主办的“高瓴HCare全球健康产业峰会 & Mayo Clinic 中国医疗峰会”8月6日的分论坛《构建乳腺癌预防与治疗体系》上,来自国内外的一线专家齐聚一堂,就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乳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关注免疫治疗途径)、基于CSCO 乳腺癌大数据的WFO智能决策多中心临床研究等话题展开了演讲和讨论,对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乳腺癌专家最新学术观点

参与峰会分论坛的嘉宾多达11人,他们是论坛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Mayo Clinic医学院医学教授 血液科、内科、肿瘤科医学专家Edith A. Perez、Mayo Clinic医学教授和普通内科主任医师Sandhya Pruthi、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副院长殷咏梅、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乳腺肿瘤科主任,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马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主任李曼、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二科主任王坤、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医师白俊文、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及病理教研室主任刘月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周娟等。

乳腺癌治疗方式不断创新 AI诊断和患者教育引发热议

在此次论坛上,Edith A. Perez, 介绍了乳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她特别关注免疫治疗途径。她认为以HER2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对HER2+肿瘤患者有一定的疗效;抑制PD-L1 / PD-1相互作用可能会重新激活活跃的抗肿瘤免疫力,并导致癌细胞快速被宿主排斥。最后,她展望说,新的癌症免疫治疗方法和组合可能为更多患者带来变革性获益。

殷咏梅在演讲中提到,靶向药物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部分,免疫疗法在乳腺癌治疗中日益成熟。联合治疗可以改善乳腺癌的预后。殷咏梅在详细介绍了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新进展的同时,也提出几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包括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Trop-2的未来;对于在早期治疗时暴露于双重抗HER-2阻断的病情进展的患者,应如何管理?对于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伴脑转移患者,如何选择全身治疗?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3线及以上应该如何治疗?

论坛中,Sandhya Pruthi, 带来了个体化乳腺癌风险评估工具:ABC-CDE“精准预防”。在ABC-CDE 精准预防中,ABC指的是A:更好的智能体(Agents);B:更好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C:更好的队列选择(Cohort selection)。CDE指的,C:更好的沟通(Communication);D:知识传播(Dissemination);E:教育(Education)。此外,Sandhya Pruthi评估了在乳腺癌高危人群管理中的影像学筛查和监测模式,并进一步讨论临床实践方法和医疗资源的应用。

江泽飞则在演讲中提到,AI不仅可以助力医生培养模式、还减负医生冗杂工作、同时也能助力医生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特别是智能影像、智能病理、智能决策可以协助肿瘤精准诊疗。江泽飞着重介绍了基于CSCO 乳腺癌大数据的WFO智能决策多中心临床研究。江泽飞介绍了全球目前乳腺癌第一项大样本量、多中心、IV期临床研究,用于探索乳腺癌Watson肿瘤决策与不同级别医生决策的符合程度,指南符合率及其对临床医生决策可能的影响”。

医疗专家最关注AI诊断和健康教育

此次分论坛聚齐了影像学的专家,病理学的专家、外科的专家。那么在人工智能的时代,AI会给整个医疗体系带来怎样的利弊呢?

李曼表示,人工智能出现后,能够从智能影像的方面来助力肿瘤的诊断,也包括肿瘤的治疗。人工智能决策对于临床医生的可行性和规范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如果能更好的调整与人工智能的协作,一定会助力临床医生和影像医生以及病理医生的工作。

在谈到中美乳腺癌筛查差异时,王坤教授认为,我们在借鉴美国的智能系统,但同时也要考虑国内女性的乳房差异,去捕捉那种微小钙化、辅助诊断肿块和形态边界,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和影像的诊断的方法来进行融合,帮助我们捕捉病灶,尽早的提醒患者进一步找专科医生。

内蒙古地区地大物博,如何利用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不同区域实施统一化管理呢?对此,白俊文讲述了一下自己最近治疗病人的案例。最近白俊文在门诊期间,突然间来了三个病例。一个患者发现肿块已经4年,另一个是发现了肿块7年,还有一个发现肿块10年。让人震惊的是,其中一个患者的乳房已经烂掉了,但由于不疼不痒,她并不把这个当做一种疾病,所以科普工作很重要。

马杰表示,对于乳腺肿瘤患者,也应该对其依从性做全程管理。在治疗过程当中不仅仅是经过手术和辅助化疗,一年后的靶向治疗和术后5~10年的内分泌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

乳腺癌的健康教育不应仅仅只是患者教育,而应该包括普通人的健康教育。殷咏梅表示,整个社会的,不单单是女性乳腺癌,对于所有疾病的知识,都应该做健康教育,把整个治疗的关口前移,而不单单是提高早诊早治水平。与此同时,还可以大大节省国家医疗方面的投入,改善患者的愈后状况。

江泽飞认为,癌症治疗既需要有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有知识的普及,和对患者做教育,更需要一些拥有癌症知识的健康人,关注自己,关注家属。

周娟表示,中西方女性的乳房密度差异是比较大的,西方女性的乳房密度要大一些,国外一般是超过40岁之后,女性会每年来做一次常规筛查。国内虽然没有一个标年龄准,但一般至少要35岁之后,做钼靶不要太提前,虽然剂量比较小,但还是有一定损伤。

刘月平表示,病理医生也是在积极的拥抱AI。从大体标本的取材到淋巴结的一些识别。现在在病理领域,已经把这些深度学习的算法固化在常规的人工智能显微镜中。AI技术加上病理医生经验的结合,才是最完美的病理检测。

周娟表示,人工智能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还是挺多的,包括前期肺结节的筛查,脑出血的预测等等。而在乳腺的像诊断里敏感性很高,基本上就有病的病例他都能筛出来,基本不会出现漏诊的情况。

对于人工智能应用,马杰认为如果年轻的医生能用好人工智能,水平很高的话,他的水平也可以达到中年甚至副高以上治疗水平。不过,万一智能决策和医生决策不一致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李曼认为,当智能医生跟我们结论不一样时,需要一分为二来看,我们在制定决策的时候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当中,要结合着很多的因素。每一个人的社会背景、经济因素,以及医生的水平经验都会影响决策。

立于学术至高点,促进国内外顶级资源的融合与发展,一直是峰会及其主办方所倡导的,峰会只是一个聚集点,这种合作与关流会在会后一直延续,不断把中国医疗推动向前发展,最终让国人得到很优质的服务,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