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_同城空降全国可飞_全国空降同城微信

资讯要闻

北京日报:今年中关村将压茬推出新一批试点政策

  • 时间:2023-01-19
  •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今年中关村将压茬推出新一批试点政策 北京创新引擎再添改革新动力

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北京将如何加码创新引擎?市政协委员,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许强介绍,过去一年,北京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取得标志性成果,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突破性进展,科创中心建设实现了新的跃升。2023年,本市将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改革优化开放创新生态,在新一年压茬推出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试点政策。

形成基础和前沿技术重大项目群

坐落于北京怀柔科学城、形如一枚放大镜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将点亮最“亮”的光,打造探测微观世界的利器。1月13日,随着最后一段真空盒封接,周长约454米、给最“亮”的光加足能量的增强器实现全线贯通,成为这一大科学装置建设过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据统计,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在内,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9个科学设施平台已进入建设与运行并重阶段,综合极端条件、地球系统数值模拟2个大科学装置已投入使用。

“过去一年,北京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壮大。”许强说。

与此同时,北京在2022年还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续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量子信息领域,建设了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研发“天工”量子直接通信样机,创造量子直接通信距离100公里的世界纪录,百度网讯、启科量子等4家企业上榜全球量子计算技术发明专利TOP100榜单;人工智能领域,研发全球最强的视觉基础开源模型EVA,在10亿参数级别上实现性能最优;区块链领域,发布自主可控的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2.3和海量存储引擎“泓”;医药健康领域,全球首创化学小分子诱导人成体细胞转变为多潜能干细胞。集成电路产研一体实现突破,搭建国内第一条8英寸硅光量产工艺线。

许强介绍,2023年,本市将出台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探索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出台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计划,探索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新范式,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加快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加强基础和前沿技术项目布局,形成重大项目群,在量子物理、网络安全、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领域产生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中关村将推出新一批试点政策

“去年我们出资500万元用于基础研究,可以享受按100%加计扣除政策,按实际适用税率15%计算,相当于国家掏出75万元对我们进行补偿,降低了我们支持基础研究的负担。”对于近来在北京享受到的一系列创新支持政策,北京纳通科技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董骧有感而发。

基础研究税收试点、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许强介绍,过去一年,北京落实中关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24条重大举措,已出台国家和市级配套政策40余项,推出了一批突破性政策措施,发挥了试点突破作用。2023年,本市还将推动中关村24条试点政策推广至中关村示范区全域,并压茬推出新的试点政策。

在一系列政策突破推动下,北京创新活力迸发。过去一年,北京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以上,基础研究占比达16%左右。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预计超过8.6万亿元,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7947.5亿元,同比增长13.4%。

为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北京将进一步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的“双发动机”优势,推动超导量子计算芯片软硬件等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高性能计算芯片、EDA工具等技术创新。此外,本市还将进一步聚焦量子物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脑科学、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

健全“高精尖缺”人才配套政策

科学家创业、硬科技创业项目,已成为北京创新创业力量的中流砥柱。许强透露,2023年,本市将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项目、“科技新星计划”,并开展服务科学家创业CEO培养试点,完善科技人才培养支持体系。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为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北京将推动出台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着力吸引更多海外顶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来京发展。同时,健全“高精尖缺”人才配套政策,推动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审批权下放,不断提升科技人才服务工作水平。

许强表示,要依托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一流大学和中关村领军企业,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特别要为青年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为青年人才在学术交流、人才流动、重大科研项目上创造更好的条件。

目前,北京市已集聚形成从战略科学家到顶尖产业领军人才再到青年科技人才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其中,两院院士在京913人,占全国49%。“国家杰青”入选人才在京1805人,占全国39.3%;活跃研究人员数量超47万人,位列全球第一。